組織七月黨建活動,深入推進主題教育 
在京各單位分別組織黨員干部赴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“永葆青春活力——香山時期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實踐專題展覽”。其他單位分頭組織黨建相關活動,深入推進主題教育。
香山革命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,由序篇“黨對自我革命的探索與實踐”以及“立好規矩進京‘趕考’”“從嚴治黨 香山答卷”“凝聚民心 匯聚力量”三部分組成,重點聚焦中國共產黨香山時期管黨治黨的歷史實踐,同時結合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觀照,將黨的自我革命精神貫穿展覽始終。 “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”等從中央新影引進的珍稀歷史影像資料穿插布置在展廳中,相關影像均為首次向社會公開;穿過“城門”,一座古色古香的“北平市公共廣告牌”上張貼著人民解放軍入城紀律,讓人身臨其境;廢舊報紙糊成的信封、手工縫制了紅星圖案和“為人民服務”字樣的針線包,詮釋著“南京路上好八連”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……此次展覽共展出歷史圖片近240張、珍貴文物文獻260余件(套)。在紀念館內我們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時期使用的木船、開國大典上使用的“九頭鳥”喇叭、開國大典珍稀影像……一件件文物從歷史中走來,折射出革故鼎新、筑基開元的光輝;一件件紅色展品,猶如香山金秋的漫山紅葉,映照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火熱初心。 “鐘山風雨起蒼黃,百萬雄師過大江?!痹谙闵狡陂g,中共中央指揮的渡江戰役,吹響了“打過長江去,解放全中國”的偉大進軍號角。在這里就有記錄著這段歷史的珍貴藏品——渡江戰役期間人民解放軍使用的木船。從西柏坡進京時乘坐的同款吉普車、“勞動大學”的“七一”證章、渡江戰役期間使用的木船、開國大典上使用過的大紅燈籠……這些都是香山革命紀念館中,見證那段驚心動魄激蕩人心的歲月的鎮館之寶。新中國成立的歡欣、榮耀,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老百姓的魚水深情都融匯其間。翻開風起云涌的紅色篇章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作為蘊含其中的動力之源,貫穿于中國共產黨奮進百年的實踐進程。2023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2周年,我們站在香山革命紀念館,紅色文物、紅色景觀、紅色影像、紅色雕塑、紅色油畫等為人們呈現了一幅生動的“紅色畫卷”。 我們從歷史深處走來,回望過去,在這里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走過的艱難歷程,追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足跡,了解新中國的得來不易,感悟革命精神,從中汲取奮進力量;眺望未來,我們重溫趕考之路,就是要將香山革命精神發揚在新時代的奮斗歷程中,我們要賡續紅色血脈,將紅色基因融入血液化為行動,牢記紅色黨史,不忘昨天的苦難輝煌,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,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,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、建設文化強國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。沿著黨中央在香山的紅色足跡,通過一件件紅色文物,追尋那時的紅色印記,尋覓紅色基因密碼,追訪奮斗精神。深厚的紅色文化內涵,讓干部、黨員們在踏尋紅色足跡的同時,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時期為國為民的豐功偉績,感悟思想偉力,激發奮進力量。
|